深埋在心中已久
很少和人提起這段
我以為
不說出來
久了.....就會遺忘
我以為
時間久了...就可以
可是似乎沒有
終於
有一個正常的管道可以一吐心中那...最深刻的記憶
國中時期
雖然正在推動所謂的常態分班
但是
一入學後
老師便在教室大剌剌的說起我們是僅次於資優班的A段班
當時什麼都不懂
更不知道惡夢就這樣開始了.....
印象最深刻的
老師拿出剛入學時學校讓我們測試的智力測驗成績
當成是認識我們的第一步(當然有內線交情的小孩另當別論)
就這樣
國一新生時我們就都被貼上標籤
之後
便天天灌輸給我們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不過,當時社會確實如此,德、智、體、群、美,唯有智被無限上綱)
接著
老師幫我們選購的課外讀物及參考書
一套接著一套
每一個科目
全都買齊
當然 連寒暑假也不曾閒著
就這樣
從國一開始
每天都在成績與害怕之中度過
被打會很痛
其實我才不怕(雖然常常雙腳都是流血又淤青)
那等著被打的感覺
像極了集中營等著被處死的猶太人
以及 被老師特別關照後
全班給你異樣眼光的感覺
那些才是我最害怕
因為
我根本不想被當成壞孩子
我害怕讓家人知道學校的一切
到了國三
學校重新分班了一次
把成績不好的都調成同一班
而班上調走的幾乎都是我的朋友
當時
心中漸漸有了感觸
是不是擁有好的家庭教育 好的背景
才能擠的上不被放棄的列車
是不是能言善道
考得出好成績的小孩
將來才能當一個有用的人
當我開始思考著書本以外的事情時
時間卻很無情地來到了國三
聯考的壓力及課業的壓力
壓的我快喘不過氣來
幾乎沒有假期
天天除了考試
就是被打
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生活
每天拖著無奈又害怕的心情上學 放學
國三
更讓我難忘
就是曾經坐過講台旁邊的特別座(原因是有人在週記上說我上課吵鬧)
那種徹底被孤立的感覺
加上聯考的壓力
真不知道當初是如何走過來
當時根本不懂何謂獨立思考
更別提有書本以外的想像空間
亦也沒有人會聽你所訴說
而就在這樣的壓力下
我慢慢的成長了
價值觀也慢慢的建立了......
後來
我沒考上第一志願
甚至連第二志願也沒上
不過
我從不為此難過
教育
何嘗不是讓一個人
從懵懂無知到了解整個世界的運作
強迫去吸收很多知識
是否太過沈重了
讓小孩學會獨立思考
學習如何去面對困難
如何去找出自己的定位
如何快樂的生活 學習 工作
才是值得重視的事
生命其實可以很單純的 不是嗎?